
一、施工前期准备
施工前需明确产品应用的承重等级,该等级需依据欧标EN1433确定,同时要结合实际需求选定适配的排水沟类型,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此外,需精准定位排水沟的安装位置与高度,规划沟槽开挖宽度,确保沟体两侧及底部预留足够安装空间,具体预留尺寸可参考相关图纸或安装大样图。同时,还需确认混凝土基础的等级与厚度要求,确保后续基础施工符合承载标准。
二、核心施工步骤
(一)沟槽开挖与基础处理
首先进行沟槽开挖,开挖需严格按照前期定位的位置和规划的宽度进行,保证沟槽符合施工要求。随后处理混凝土基础,基础等级及厚度需参考对应图表要求,施工时要确保基础与沟体之间夯实,达到路基层位压实要求,且无空隙,同时注意预留泄水孔,混凝土基础垫层标号不得低于相关图表规定。系统跌水井的安装基础要求与排水沟一致,需同步遵循基础施工标准。
(二)出水口定位与沟体安装
施工通常从出水口处开始,先确定排水口的位置和形式,如雨水管连接或跌水井连接,在确认排水沟位置和安装高度正确后,完成与市政雨水井的连接。接着按照沟体两侧显示的水流方向(箭头标识)和产品编号(连续坡)依次安装沟体,安装过程中需保持沟体水平,并调校至符合要求的安装高度。
(三)砂浆调平与回填、铺装
通常路沿石底部无需单独设置独立砂浆垫层,但需确保沟体接缝处清洁,避免混凝土堵塞,尤其是每段沟体的承插接缝处。沟体安装完成后,对其两侧进行混凝土回填,回填混凝土标号及厚度参考相关图表,确保排水沟与相邻铺装面层无缝隙和孔洞,沟体与构件连接紧密,受力均匀。之后铺设沟体两侧铺装层,注意铺装与沟壁搭接紧实,道路沥青铺装完成面需高于排水沟进水最低点,且铺装过程中建议用木板等覆盖沟体收水孔,防止堵塞。
三、施工注意事项
伸缩缝设置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若设计师无特殊要求,垂直于水流方向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25-30m,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伸缩缝需结合现场或结构设计师要求设置,且混凝土中的伸缩缝不可打断沟体,与成品排水沟方向交叉的伸缩缝需通过排水沟底座构件接合处,特殊情况下可锯断排水沟底座保证伸缩缝通过。同时,各系列排水沟的最大承载等级已在产品手册等资料中明确,施工中不得超出该等级要求。
四、日常维护与检修
日常维护方面,路沿石排水沟需按30-40m间隔设置钢检修口,打开检修盒上的钢盖板即可开展维护,包括从检修口或跌水井检修口放置高压水枪冲洗沟体内部,以及清理排水口和连接管道,确保其清洁通畅。若需更换单元沟体,需先开挖沟体两侧铺装以保障施工空间,清理待替换沟体与相邻沟体间的密封胶并取出旧沟体,再参考常规安装步骤放入新沟体并重新密封。
综上所述,路沿石树脂混凝土成品排水沟的施工需严格遵循前期准备、核心步骤、注意事项及后期维护的全流程规范,每一个环节都需结合相关标准与要求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保障其长期稳定发挥排水功能,为道路工程的整体性能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