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排水系统施工中,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凭借其便捷的安装特性与稳定的排水性能,成为重要选择。其安装全流程需严格遵循规范步骤,从前期基底处理到后期回填养护,每一环都直接影响排水效果与工程质量,具体流程如下:
一、施工前期:基底处理与安装槽预留
基底处理是确保排水沟安装平整、排水顺畅的基础,需重点关注泄水孔定位、安装槽预留及基层平整度调整,具体操作如下:
泄水孔中心线定位:施工前先明确所有桥面泄水孔的中心线位置,做好标记。这一步是后续排水沟安装的核心基准,能保证排水沟与泄水孔精准对接,避免后期出现排水路径偏差。
安装槽预留与保护: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桥面铺设过程中,用槽钢或木板将排水沟安装槽隔离出来。隔离材料需固定牢固,防止桥面铺装材料(如沥青)进入安装槽内,同时保护槽体边缘不受损坏,为后续排水沟放置创造规整空间。
基层平整度调整:若桥面现有基层存在高差,需先进行基底处理以保证大桥完成面水平一致。首先根据zui终铺装层的高度,在纵向和横向分别拉设两条水平线并做好标注,作为平整度调整的参照;接着以成品排水沟(含盖板)的表面为基准,统一预留5毫米落差,该设计可有效提升桥面排水速度,避免雨水淤积。
二、中期核心:排水沟安装与层间水处理
此阶段是安装流程的关键环节,需精准完成排水沟铺设、拼接及层间水疏导,确保排水系统功能正常:
安装槽清理与排水沟放置:待桥面沥青路面铺设完成后,取出前期用于隔离安装槽的槽钢或木板,清理槽内残留的杂质与碎屑,保证槽体干净整洁。随后将成品排水沟紧贴沥青层侧面放入安装槽,放置过程中需注意排水沟的摆放角度,确保其纵向保持水平,无倾斜现象。
排水沟拼接与中心线对齐:树脂混凝土排水沟每段长度为1米,且沟体两端设有公母扣,安装时可直接在现场进行拼接。拼接时只需将相邻两段排水沟的公扣与母扣精准对接,无需对缝口进行特殊处理,操作便捷高效。同时,需严格控制排水沟的纵向中心线与前期标记的泄水孔中心线保持一致,确保雨水能顺利排入泄水孔。
沥青层层间水处理:针对沥青层间水可能存在的淤积问题,成品排水沟设计有专门的疏导结构——外侧面底部为V字型,且沟渠底部设有自然排水渠。施工时无需额外增设疏导装置,层间水可通过底部的V型结构与自然排水渠自动流入泄水孔,有效避免层间水渗透对桥面结构造成损害。
三、后期收尾:回填压实与工期把控
收尾工作需保障排水沟与桥面结构的稳固结合,同时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具体内容如下:
空隙回填与压实处理:排水沟安装完成后,其与护栏之间会存在一定空隙。此时需采用弹性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对该空隙进行回填,回填过程中需确保混凝土填充饱满,无空洞。回填后使用平板震动器或其他专业压实设备对填充区域进行压实处理,使混凝土与排水沟、护栏紧密结合,达到设计的结构强度要求,防止后期使用中出现松动、沉降。
施工工期参考:根据过往工程施工经验,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安装效率较高,平均2名工人在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长下,可完成约200米的铺装任务。实际施工中可结合项目总长度、工人数量及现场条件,合理规划工期,确保安装工作有序推进,不影响桥面整体施工进度。
四、后续养护: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虽非安装环节,但合理的后期养护能延长排水沟使用寿命,其养护操作简单易行:日常无需频繁维护,雨水较大时,利用自然水流即可对沟体进行冲刷,实现自净;若有少量残存垃圾,可打开带有锁扣的排水沟盖板,用水冲洗沟体后重新盖好盖板。锁扣设计能有效防止A4纸张、塑料袋等杂物落入沟体,减少堵塞风险,降低养护成本。
综上,树脂混凝土排水沟桥面安装全流程围绕“精准定位、便捷安装、高效排水、稳固耐用”的核心目标展开,各环节衔接紧密,操作规范清晰,能为桥面排水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