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
(一)技术筹备
深入研究施工图纸,明确排水沟的位置、走向、坡度及截面尺寸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施工方案,规划流程、进度,制定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其掌握施工要点与规范。
(二)材料准备
按设计采购排水沟本体、盖板、连接件、密封材料等。严格把控质量,索要质量证明与检测报告。如树脂混凝土排水沟,需检查强度、抗渗和抗腐蚀性;球墨铸铁盖板,关注承载与防盗性能。材料进场后妥善存放,做好防护。
(三)工具准备
准备挖掘机、装载机用于沟槽开挖;水准仪、经纬仪等用于测量放线;振捣棒、抹子等用于混凝土施工;电钻、扳手等用于部件安装。提前检查调试工具,保证正常使用。
(四)场地准备
清理场地杂物,拆除障碍物,明确施工范围并设置标识。若遇软弱地基,进行换填、夯实等处理,增强地基承载力。做好临时排水,避免施工积水。
二、测量放线
(一)基准点复核
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用水准仪、经纬仪复核,确保基准点准确。若有偏差,及时沟通处理,重新确定基准点。
(二)排水沟中心线与边线测设
依据图纸和地形,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设排水沟中心线,设置中心桩。以中心线为基准,钢尺量测边线并撒灰标记,设置边桩控制沟槽宽度。
(三)坡度控制测量
根据设计坡度,用水准仪测量桩顶高程,计算与设计高程差值,设置坡度控制标志。施工中定期复核,及时调整偏差。
三、沟槽开挖
(一)开挖方式选择
浅且土质好的沟槽人工开挖,便于控制尺寸和坡度;深且工程量大的沟槽机械开挖,接近槽底时人工开挖,防止超挖。
(二)沟槽尺寸控制
按放线结果开挖,保证沟槽底部宽度、深度和边坡坡度符合要求。底部宽度比排水沟宽,开挖中随时检查,纠正偏差。
(三)边坡支护与排水措施
深度大或土质差时,采用钢板桩、土钉墙等方式支护边坡。沟槽底部设排水边沟和集水井,及时抽水,保持干燥。
四、基础处理
(一)基底夯实
沟槽挖好后清理基底,用蛙式打夯机或压路机夯实,软弱土换填级配砂石等材料并分层夯实,确保基底承载能力达标。
(二)混凝土基础浇筑
在夯实基底上支设牢固、密缝的模板,按设计配合比搅拌混凝土,运输至现场浇筑,振捣密实,避免蜂窝麻面。抹平收光后养护7天以上。
五、排水沟安装
(一)排水沟检查与预处理
安装前检查排水沟,修补轻微缺陷,清理表面杂质。严重缺陷的排水沟予以退换。
(二)排水沟就位
吊车或人工将排水沟吊运至基础,微调位置和标高,使中心线重合、标高符合要求,相邻排水沟接口要留有间隙。
(三)连接与固定
装配式排水沟用配套连接件连接,确保密封;整体浇筑排水沟在接口处支模浇筑混凝土并养护。两侧设固定支撑,防止移位。
六、回填处理
(一)回填材料选择
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或砂石料,优先选透水性好的中粗砂、级配砂石。土料控制含水量在zui佳范围。
(二)分层回填与夯实
排水沟安装检查合格后,两侧同时分层回填,小型机械夯实,靠近排水沟处人工夯实,确保压实度达标。
(三)回填高度控制
按设计和周边地面标高确定回填高度,略低于周边地面,回填中检查高度,平整表面,保证排水顺畅。
七、盖板安装
(一)盖板检查
安装前检查盖板尺寸、厚度、承载能力和外观,有缺陷及时更换。
(二)安装就位
吊车或人工吊运盖板,按要求安装,保证缝隙均匀,盖板平稳牢固。
(三)固定与密封
车辆行驶区域的盖板用螺栓、焊接固定,缝隙处用密封胶或橡胶条密封,防止杂物掉入。
八、检查验收
(一)外观检查
检查排水沟和盖板安装情况,查看接口密封、回填土表面是否平整,有无漏水、塌陷等问题。
(二)尺寸复核
用测量仪器复核排水沟位置、坡度、宽度和深度,对比设计图纸,处理偏差。
(三)通水试验
向排水沟注水,观察水流是否顺畅,检查接口和盖板处有无漏水,及时修复问题直至试验合格。
通过以上各个环节严谨、细致的施工操作与检查验收,能够确保线性排水沟施工质量达标,在后续使用中发挥出良好的排水功能,为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